一個學生的課表是否是其學習的主陣地?自然是。實際運行中是否是?不一定;因為有一個東西,叫作業。
正常狀態下,作業為客課堂為主;不正常時,喧客奪主。
很遺憾也很不意外的是,遍覽CNKI也見不到哪怕一篇紮實的有關作業的研究,哪怕是一個綜述都沒有。因此,從課標到所謂規定作業時間的文件,無非看感覺做學術出政策,一起成為無本之末。不許超過多少小時作業的規定,隨手可查到,擺在那裡,就是個笑話。
即便在王錚時代,作業也一直是一個咬不動的癥結,現在想來,彼時克制作業過多弊病的方式有三個:
其一自然還是那個特殊的課表結構,給出足夠多的自習,不一定最終實現學生的自習,但至少給了作業時間。王錚末期硬排自習,引發橫幅事件,今日反思,最可唏噓!
其二是不許安排什麼課堂考週週考等各類無效考試,在今天入學的學生視角,這個很快會成為神話傳說吧。這個策略,在底層保證了高一高二學生的學生而非考生的身份。
其三就是各類教研時不斷懟學科負責人,強化作業效度,最大限度保持學生有基本的做人尊嚴,畢竟,你全部時間都被外力佔據,做自己這一層,也就沒了。
說到底,上一個時代,課堂是主,作業的客只是客。
這個方向的最大阻力,表面看是家長,其實真正的阻力還是教師。原因很簡單,因為不許拼次數拼耗時,教師就必須從課堂要出效度,該學的東西,必須在課堂掌握,每十週一次考試作為檢驗;同時開啟補考甚至官方重修。
以上盡皆傾覆,此刻,目力所見,所有學科開始拼命用作業實現效度,作為教師之一,惡意自我分析,我心態可以是,我佈置了,你不做,你做不好,鍋,就都是你學生的了。
好消息是,做老師和所謂課程負責人容易了,課程不必研發,佈置作業增加考試就夠了,家長滿意,教師開心。
壞消息是,沒有壞消息,其他學校,一直如此的。
獨善其身,找自己的平衡點……
語文課的平衡點是高考真題,你考的我死抓,你不考的,看學生機緣一起讀書,作業是為高考留,區裡組裡的那些莫名……算了。
諸子課,一起讀書就是一切。上週有學生問這個課程为什么沒作業,我說定位研學(這個定位其實至今也是我的笑點)的這門課程,不需要作業,該你學的,課上就是一切。在給每一個學生建立的文書庫內,我說:都是選課的人,要學會自己給自己佈置作業呢:)。
玩笑之外,有幾句多餘的話。刻意不作業,其實是希望每個選課的人更直面如下問題,你真正想學的東西,至今,還有沒有?還是什麼?當沒有分數與績點時,你是否還會選擇學習?畢業後,你也會成為燒書的高三畢業生嗎?或者,會成為大學時終於沒人管所以自然躺平的再無學習動力的高材生…但據說,早已有高校開始給大學生排自習……這個,我不好說。
刻意成就本文,聊以為記,並為自醒。或者,只為更晚些沉淪……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