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亦多術,亦無路

昨天和一個導生聊“而”,今天知道自己被“出賣”到了微信朋友圈,於是,反出賣三個學生:)

S 10-3 04:42:18
老师在不在
S 10-3 04:42:26
我有问题想问
S 10-3 05:01:24
老师在不在


T 10-3 05:12:56
不先說問題,我就不在:)

按照以往,在被問在不在時,基本……都會直接被我無視過去;但念及是導生,且突然想到,這屆學生入學時,很可能沒讀過《 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所以,最終還是回了。

好消息是,還是有悟性的,幾個小時沒白聊。

學校的新生入學教育,會從提問開始,但這不是傳統,或者說,只是王錚的傳統,往年,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會被我例行做材料扔給學生。至今,我依舊認為,這篇,是所有學生該必讀的文章,沒有之一。

必讀原因很簡單,標題本身就是: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如果非要補充一句,文章在教我們如何做人……

昨天聊出來的一個最大教訓是,我需要更加明確告知每一個學生,要搞定3分的虛詞高考選擇,要讀懂古書血脈,絕不能借助譯文,更不能是隨便檢索出來的譯文。基於我給的虛詞專門詞典,斟酌原文,是不二法。反之,毫釐之差,就千里之外了。這張截圖一併做好為人師的點,部署企業微信至今,後台一直開啟著實名水印,抹其實也不能抹全,何況不抹除就發……

這屆學生是會在大群不分性別彼此我愛你你愛我戲謔著玩的,所以,戲謔喜歡老師玩,都還好。所謂危險話題和時事,都在這個博客,刻意選擇一個不出來就不可見的平台,目的是篩汰掉部分注定平行的人,既然共處一個不會有共識的草台班子時代,在哪裡說說什麼或者還試著說點什麼,或者就是最後的固執。
昨天中科院物理所直播頒獎,被截圖說使用了Clash,後續被整也不出意外。多年前有學術界呼號,為學術計懇請國家拆教育的互聯網防火牆,結果……就走到了今天這個樣子。北京時間今天下午化學頒獎,QA環節出現完美的辯論素材,危險程度大概到了誰敢轉播估計直接就得掐信號了:)那麼,還要不要看化學獎了呢……天知道吧。
回到語文課本,下個小說單元,
去年備課,給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literature/1954/summary/ 鏈接時發現,哦,這個有牆。想了想,哦,不意外。繼續給,但只能看學生自己本事了。多年前把學校整體網絡走過國際專線,此刻,獨善其身都已難維繫。
世事不可為,那麼,做好一個職業,就是了。本質上,有國者骨子裡不認為更多人都有資格開眼看世界吧。

昨天還有一個學生提問,我至今也保持著沒影了的狀態:

S 10-4 04:00:19 老师好,请问什么是指示代词

所以沒回,是因為憑感覺就知道有坑:)
上課一個月,沒讀過必讀提問篇目,但,課堂是連讀過孟子的,樸拙到這麼找我提問,不正常……今天知道昨天被朋友圈直播,就確認是真坑了。

賣完三個學生,收工。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