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蘇武娶猩猩,嗯。

 蘇武,漢書;但節選;去年和學生讀,今年再讀,看原文被糟蹋褻瀆暴殄,如鯁在喉。

前兩天溫儒敏來學校講座,沒去聽,教材編成這個樣子,他不配。

此前說過,現行“初中语文教材总字数 587003,高中语文教材总字数 519761, 高中教材总字数少于初中 67242,这个是我没想到的。这也说明,高中教材的阅读量,在基因层面已不足。”

作為教材,即便不與初中比較,現行幾本的篇幅也很難說的過去。

在全部選文不變的前提下,補足所有刪減,至少,從編輯底層原則上也會好很多。沒錯,對高中課文的所有刪減,包含宗教情色暴力內容,我一概報以惡意和不屑。原因很簡單,不能面對真實而原始作品的教育和教學,都無非偽飾。

細看蘇武內四處刪減:

其一,李陵與蘇武對談後,刪減了:“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後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雲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

前文李陵以單于之心,家人之命,己身之傷,君王之聵,層層剖析,其實已然將蘇武逼入必降境地,蘇武一句君臣如父子,硬生生強撐不倒,刪減掉這段嘔血哭臨,此前強撐,失色失力道都著實太多。於蘇武,忠君這件事,是無論君視臣如何我心皆如初的,而刪減之後,聰明點的學生其實完全可以追問,這父子說,是否只是被逼到死角的藉口而已……一則以言,一則以行,刪後者,你說編者會讀書,我是不信的。

其二,單于欺詐漢使說蘇武不在了被拆穿後,刪減了:“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

縱使李陵之心可刪,但作為語文課文,李陵之歌可見漢代詞貌,有詞且有本事者本就罕見,自然也本當留存。

按照所謂星號自讀的選編原則,本篇是自讀的,而自讀你都不給全原文,你說編者讀書,我是不信的。

其三,蘇武返歸京師後,刪減了:“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

此處刪減,一不妥是有辱文史一家,十九年勞苦,封賞一字不談,盡皆刪除,是要教學生淡泊名利?二不妥是後文還有的刪減中提及:“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為搜粟都尉,”這兩相比照,印證的是李陵當初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微言褒貶,史書的關鍵被直接抹殺,你說編者懂史書,我是不信的。三不妥是常惠等人被編者無視,廿五正史,本就慣常聚焦光環人物璀璨精英,揚短示弱,此之謂也。

其四,鬚髮盡白就結尾,刪減了:“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王謀反。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為搜粟都尉,光顓權自恣。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數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久之,衛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進見,復為右曹典屬國。以武著節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寵之。

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餘財。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镪侯韓增,次曰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佐,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傳。自丞相黃霸、廷尉于定國、大司農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風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於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

贊曰: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

看刪減手法,原因只能是嫌長……幾處該給的點,一自然是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二則是無名胡婦,三自然是子孫。贊曰風生議論,蘇武浮沉宦海,圖畫麒麟典故,非要刪,就刪了。

一個有趣的事情是,《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02日   第 07 版)有《苏武牧羊的故事(中国传统故事)》:

汉朝时,苏武被皇上选中到匈奴国当使臣。谁知,苏武一到那里就被匈奴王关了起来。过了些日子,匈奴王对苏武说,只要他同意做匈奴的驸马爷,不再回汉宫,就给他自由。苏武表示至死不叛国。匈奴王勃然大怒,便叫苏武到冰天雪地的北海去当牧羊人。

  匈奴王给了苏武100只羊,每只羊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记着羊的重量。每隔4天,便有人来称羊的重量,点羊的数量。羊的重量减轻,数量减少,苏武都得挨板子。苏武本是中原人,没放过羊。有天早上,他赶着羊一出栏,羊就因为饥饿,撒开蹄子全都跑没了影。

  苏武心想:我堂堂的大汉国使臣,竟成了放羊的“犯人”,在北海边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只羊也不如。与其活着受罪,不如跳进北海死了清闲。苏武正要往水中跳,忽听背后的山顶上传来一阵尖利的叫声。他回头一看,一只又高又大的母猩猩风一样朝他跑来,拉着苏武的手就跑回了山上的洞里。母猩猩又仰起脖子大叫三声,从四面八方召来一群小猩猩。小猩猩在母猩猩带领下,漫山遍野地寻找跑散的羊,不大一会儿便一只不少地找回来了。

  从此,苏武便在这个山洞里安家住下来,白天和猩猩们一块儿放羊,小猩猩们为他摘野果、捉野兔充饥;夜晚,苏武便和猩猩们睡在一起,互相取暖。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苏武不但没饿死冻死,而且活得很健壮。

  不久,汉武帝派兵打败了匈奴王,匈奴王重新与汉朝和好了。苏武也回到了久别的汉宫和家人团聚了。

     

  点评:

  苏武作为使者,在被匈奴扣押的19年中,面对威逼利诱和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怀抱代表出使的旌节,坚贞不屈,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因不辱使命而闻名于世,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千古流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心系祖国,以祖国的利益为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选自《中国传统故事百篇》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11/02/content_1628148.htm


民間故事,是不允許蘇武有胡婦為妻的,但史書俱在,於是,將胡婦處理為母猩猩,神蹟,就拉滿了。課本編者能接受胡婦嗎?刪了,自然是不能。

愛國者需要純度,自然是不能有敵人為妻的。正所謂,愛國不純粹,就是純粹不愛國。

哎。


讀史書讓人明智,但,也得會讀是吧。

作為語文老師,我感謝語文,至於教材,不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