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上發紙質假期作業的時候,我問,暑假作業據說是讀楊伯峻論語譯注,現在年假作業來了,反思暑假做得如何呢?於是,一起心照不宣,笑笑⋯⋯
這幾天確實真的在構想作業,現在的版本更新到了下圖:
人未進全,但Teams平台已經開始運行,不出預料的話,到開學,也一定有人沒進到平台內。作為教師我向來不信作業;那麼,搭所謂平台,做所謂構想,所為何來呢?組內幾張紙發完,事情不已經結束了嗎⋯⋯
確實,老師佈置作業,學生應付作業,太多事情本可以不帶腦子。但其實,我在構想的,從我的視角,本就是假期有聊或無聊日子中,一些好玩的事情。
所以,不是所有都需要做,除了第一條高考真題,當然,非高考的的幾個除外。同時,為什麼是這個比直接做這個,更重要。
2023/2022/2021三年真題,150分鐘/每週一套。撰文談對真題的感受。真題不厭幾回做,熟讀深思子自知。
史記列傳找任意2-3篇人物列傳,讀完撰文,列出十個影響你閱讀的實詞,10處影響你閱讀的虛詞。撰文分析該人物,建議博客發。文言文之所以難,根本上是因為日常用不到,本項直面該問題。既功利亦學理。
看一部電影,《The Sixth Sense》或《The Thirteenth Floor》,分析其中敘述詭計。記敘文不可寫,除非看懂這兩部電影;但這項其實更多還是指向日常敘事背後的基礎手法,語文課文多年講文章結構,但真可觀的,實在沒幾篇,且限於篇幅,也實在無可觀。
在班級大群分享至少一個語言文字相關的好玩段子或圖片。語文在不是一個學科時,從來好玩,成了學科,再有了老師就千般裝萬般演,素顏的可愛可喜,於是就只還能活在課程之外了。
嘗試註冊一個GPT3.5,嘗試將各科作業,借助AI完成,撰文分析做的效果。人類一切語言都已經被真正“解構”,但這項的本意還是在指向國際視野的培養目標(^_^)
吶喊邊城。看完Teams發發感受。這個估計沒幾個人真看,稍嫌功利,考整本書的方向是對的,但此刻高考的考法,較之IB都還只能算一地雞毛。
茶館,看完,隨便評議。選必下只是一個起因,演與詞俱佳也非主因,一句莫談國事,就是理由了。
真正之作業:書法。高考還在手寫其實是搞笑的,但這件事情在課堂上根本無法系統落地,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怎麼說重要都其實不重要。分是命根嗎?在這怎麼就失效了呢:)
還是喜歡組內一起的作業,那也可以,直接做即可。如留吧。
⋯⋯
所有作業,上策是整理到一個網頁,中策是在Teams發布,下策開學交。
做平台,還是要打造一個假期共讀的環境。網頁化,則是為了每一個人逐漸營造屬於自己的線上品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