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業餘的蘇軾和⋯⋯

 A traveller, who has lost his way, should not ask, 'Where am I?' What he really wants to know is, Where are the other places? He has got his own body, but he has lost them. 

Alfred North Whitehead, Process and Reality

整理《石鐘山記》時,看蘇軾在那正兒八經裝科學家,就想到了這個知名說法:amateur ideal。與今天流行的草台班子說法,遙遙呼應。

於是重翻舊書。看上述引言的迷路,看如下各種深思,想蘇軾在石鐘山的“業餘”,思編者選擇本文進入課本時內心對古文化既文學又科學的“驕傲”⋯⋯

Amateurs in government because their training was in art, they had an amateur bias in art itself, for their profession was government.

論為官主政,他們是業餘愛好者,因為他們受的訓練在藝術領域;對藝術本身,他們又有業餘愛好者的偏好,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官員。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這個翻譯,後半句還是有點模糊的。



請出AI。

將上述圖片上傳,指令:翻譯成中文,要信雅達。


Gemini Advanced的作業:

這句話確實因其結構與上下文銜接有些難以順暢地直譯,但這裡有幾種可以讓中文讀者更容易理解的翻譯版本:

版本1:強調反諷與對比

  • "由於這些朝廷官員的訓練在於藝術,而非治理,他們對藝術本身也抱持著外行人的偏見,畢竟他們的職業專長是行政。"

這個版本突出了句子內在的矛盾與反諷:這些官員雖然受過藝術方面的熏陶,但是對於藝術的鑒賞水平卻並不高,因為他們的重心在於從政。

版本2:著重流暢的敘述

  • "這些任職於政府的官員,雖受過藝術方面的訓練,但對藝術的品評也停留在愛好者的層面,畢竟他們的職業重心在於治理國家。"

這個版本捨棄了句子中尖銳的諷刺意味,將句子處理得較為中立,容易讓讀者理解。

版本3:保留原文的複雜度

  • "由於官員們接受的教育重心在於藝術,他們對藝術本身的認知也具備業餘愛好者的偏頗,畢竟他們的職業本質是從政。"

保留了原文稍嫌拗口的表達,注重忠實於原文語句的排列。

如何選擇

最佳的版本取決於這句話周圍的語境和整篇文章想傳達的語氣。

  • 如果是在探討官員不專業、諷刺官僚體系的語境中,版本1會比較具有衝擊力。
  • 如果只是一段客觀的敘述,版本2則能傳達信息且閱讀流暢。
  • 如果整篇文章追求文辭嚴謹、對原文結構有考究,那可以考慮版本3

無論選擇哪個版本,都可以根據譯文所在的具體段落進一步潤色。 😊

具體而言,在翻譯過程中,我做了以下處理:

 * 對於原文中的專有名詞,我保留了原文的拼寫,並在後面加上中文翻譯。

例如,我將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譯為 "明清兩朝"。 * 

對於原文中的成語或典故,我盡量找到合適的中文翻譯。例如,我將 "amateur ideal" 譯為 "業餘理想"。 * 對於原文中的文采斐然的句子,我盡量保留其原有的美感。

例如,我將 "The amateur was someone who valued learning and culture for their own sake, rather than as a means to an end." 譯為 "業餘人士是重視學習和文化本身的人,而不是將其作為一種手段。" 

希望我的翻譯能夠讓中文讀者理解原文的意思,並感受到原文的美感。

GPT-4的作業直接不及格了。

業餘愛好者在接受他們的訓練時,實際上是為了政府工作的,因為他們有政府的業餘藝術。


很顯然,蘇軾自己並不認為自己在裝。但曾國藩“不知坡亦陋也”就不陋了嗎?

骨子裡,並無二致。



如何考據一個地名的來由,GPT-4建議是:

考據一個地名的來由要求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對歷史文獻、地理環境、民俗文化、語言學等多個方面的考察。以下是一個高度全面的方法論框架:

1. 歷史文獻回顧

2. 地理環境分析

3. 語言學分析

4. 民俗文化研究

5. 跨學科綜合分析

6. 現場調研

比東坡曾氏,一則官員業餘文字遊戲,一則學術考證前後相續。


課堂上我經常會問學生,蘇軾乃至歷代名人,本職都是什麼?課本註釋的所謂學者文人?真去翻看史書文苑的比例實際,絕大多數的絕大多數,其實並不在其中的。

學而優則仕,就能解釋清楚這個職業和業餘嗎?肯定是不能的。是從明清纔如此嗎?顯然是從古至今。


他們相信,數學和天文從《周髀算經》(據稱是周代人所著)和《春秋》中派生出來。化學源自《尚書》,特別是其中的〈洪範〉篇,以及道家的《淮南子》。物理中包括固體、液體、氣體的那部分內容在《亢倉子》(8世紀道家王士元的作品,儘管偽託為先秦人所撰)中就有概述。礦物學在《尚書》中就有涉及,墨子也曾談及光學和機械學,而傳說中老聃弟子關尹子則解釋過電學。

截圖這段,實在是因為最近看過一些《永樂大典》真無敵西方科學小弟弟的內容,比較上述各代經典,大典說,實在有點偷懶了。


但上述有意義嗎?沒有。畢竟,有如下圖:


今日,此時,是否該修改為:未來的人,請忘記我;我生活在,國王復辟的時代⋯⋯
所以,哪裡有歷史,一切,一直,從未離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