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課,學生學不學,學多少,其實不是原點;一個人還有沒有學習的慾望,纔是。在這個意義上,課程之罪惡其實遠大於課程之收益,畢竟,太多的課都在扼殺一個人想學的心思。上課真耽誤學習是一個很古老的段子圖片,今天,依舊,大多適冾。
做老師,上述,纔是我最擔心自己沒守住的,一直。我希望自己的每個學生念念在茲的,也是這點。
現實中,學校的課程建設指向這點的,也纔有一點點所謂改革的意思。反之,為家長少抱怨,為管住學生管住教師,為課堂看上去沒有問題的一切策略、方案,無非自欺欺人。
平板管理,還2.0,本質上無非後者。
巡山者偶爾後門逡巡,看不在死角的一些學生是否在用手機,無論學生是在遊戲或不遊戲,直接拍照,群內公示,任課教師不得不群內公開解釋,後續可能還得導師教育;全流程,很專業,特嚴謹;彼此顏面,也還過得去。想來,頭疼醫頭,解決的原本從來不是疼,而只是抱怨。在這點上2.0是成功的,哪個家長再抱怨,方案鏈接懟過去就夠了。畢竟,都已經如此嚴管了,學生還不學,教師和學校,責任應該就沒有了呢⋯⋯很簡潔,很合理。
課堂管理就此成功了,課堂學習是否就此高效了,學生是否不開手機不開平板不用電腦就真正學習了,沒人抱怨的事情,隨ta去吧。
逡巡之不足,其實還可以進一步攝像頭監控之的,再科技些還可以教師穿戴設備掃視學生抬頭率⋯⋯防民之口不足,腹誹也可以是罪名的;廿四史,從來不缺這些。
作為學生,看到這些,或者可以作為一個契機,想想自己是否也有所也該有所持守,如此,也算有點意義吧。
至於課堂究竟如何評價質量,從教師教到學生學,學了和學會了,教了和教會了,其間幾何,電子設備用不用,怎麼用⋯⋯擱著吧。
哦,對了,本文真正要說的,是如果有拍到我課上學生在使用電子設備,責任皆在我,課沒講好,依規章按條款,處理教師即可,學生無責。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