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考,照例細讀考題,本次主看現代文閱讀,如下文: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6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①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当属鲁迅先生了。
②2017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
③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附着,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畅的诗。
④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⑤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
⑥鲁迅墓很好寻,在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⑦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⑧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传》《风波》《药》《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⑨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
⑩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⑪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此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13.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调侃:自嘲。
B. 默然:鄙视的样子。
C. 块垒:郁结的不平或愁闷。
D. 筋骨:力量。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
B. 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 “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
D. 第⑩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氛围,作者为此感到遗憾。
15. 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⑧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3分)
16. 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并加以分析。(3分)
作為幾乎不觸碰當代文學的人之一,這文章讀完,還是噁心到了。當代作家難道真的已經墮落到這種水準?字句之間,讀者意林風的套路感滿滿。
取材於,那就看看怎麼取的,找出原文,如下:
迟子建: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 作为一个读者和文学后来人,我更认同一个文学上的鲁迅,一个也彷徨也呐喊的鲁迅,一个也会面对人生很多无言以对时刻的鲁迅,一个在《社戏》和《故事新编》等篇章中,洋溢着动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的鲁迅。
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停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于我来讲是陌生的。但有一处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而其中最难抹去的,当属鲁迅先生了。鲁迅曾在致萧军萧红的信中,提到这条路:“知道已经搬了房子,好极好极,但搬来搬去,不出拉都路,正如我总在北四川路兜圈子一样”;而萧红1936年在日本写给萧军的一封信中,也提到它——“在电影上我看到了北四川路”,她也因之想到了鲁迅先生。
2017年岁尾,在《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
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这座墓从当年的万国公墓迁葬于此,已经一个甲子了。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不为膜拜文豪,而是踏着热烈的节拍,跳整齐划一的舞。他们运动许久了吧,身上热了,大多将外套脱掉,只穿绒衣。广场边一棵粗大的悬铃木,此刻成了衣架,被拦腰系了一圈白带子,穿着吊钩,紫白红黄的外套挂在其上。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雕均是全身像,或坐或站。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会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这尊雕像也就成了一首流畅的诗作。
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我望见了推着童车散步的中年妇女,玩滑板的疾驰而过的少年,聚集在电动车上打牌的老人,立于树间吊嗓子的小生,以及在路中央手持毛刷、蘸着水写下“江山如此多娇”的歪戴帽子的男人。当然更多的是占据着每一处空地,跳广场舞的人。尽管立在路旁的音频显示器,提示分贝不超,但各路音乐汇聚起来,还是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只见鸟儿一波一波飞过,却听不到它们的叫声。
这幅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在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一树树红红黄黄的彩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像要与旧时代决裂的起义者。除了槭树呈现壮丽之色,也有耐寒的杜鹃绽放,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零零散散,却透着春的消息。
鲁迅墓很好寻,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赏过如火的槭树,直行约三百米左转,绕过一群咿呀唱戏的人,再右转北上,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这块草坪是不是一册《野草》呢),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由于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了天然藩篱,肃穆庄严。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他的安危。
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鸟,绿意荡漾。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想着烘托了一季热闹花事的叶片,是从花海中荡出的一叶扁舟,心房还存有花儿的芳香吧,权当鲜花。何况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提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的写花,是在《药》中,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花儿(也是无名之花)。可见他笔下的花儿,是死之精魂。
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鲁迅曾在文章中交待过后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他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表述绝非是故作超拔,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不会是寂寞。
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阻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向右望去,可见虹口足球场的一角穹顶,像一团铅灰的云压在那里。健身和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拥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离开鲁迅墓地,迎着风中被撕扯下来的艳丽的槭树叶,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馆藏丰富,我留意的是那些曾与鲁迅相依相伴的实物,他戴过的硬硬的礼帽,这礼帽是再也不能为他挡风了;他穿过的棉袍以及蓝紫色的带花纹的毛背心,这样的衣物也再也不能为他避寒了;他用过的白瓷茶碗依然好看,但它再也不能为他送去茶香了;他用过的吸痰器,不能再为他排解胸中郁积之物了(真正的郁积,靠它也是排解不了的吧),而那一支支笔,也再也不能随他在纸上叱咤风云了。展厅里还陈列着鲁迅逝世后,送殡者登记册,我俯身辨识那上面的名字时,有面对星空的感觉,因为那里登记着的,都是些灼灼闪光的名字。
离开纪念馆,风小了一些,我出了公园,一路打听,步行去鲁迅在大陆新村的最后寓所——山阴路132弄9号。
大陆新村是一带红砖的三层小楼,木格高窗,旧时住的多是日本侨民,鲁迅故居在9号最深处。一走进去,先看见一家紧闭的店门外,挂着一个牌子,上写“老板出去流浪了,月末回来”,而有烟火气的地方,窗前和檐下多摆着盆栽的花草。我走进鲁迅故居售票处时,已是正午,只有一个保安坐在里面,他告诉我参观要等到五十分钟后,因为故居开放是分时段的。见我沮丧,他说你不也得吃午饭吗,出去吃点东西,回来后时间就到了。我接受了他的建议,走出9号院,去了对面的万寿斋。这家小吃店是上海的老字号吧,店面不大,食客甚众,无一闲位。我排队买了一屉蟹粉小笼,打包出来,又回到鲁迅故居售票处,问保安可否容我坐下,边吃边等开馆时间?保安同意了。一屉汁水浓厚的蟹粉小笼包落肚,卖票的回来了,她身后跟着四位要参观的游客,一对母女,还有两个中年男人。我们买了票,由保安带领,出了售票处。
一壁之隔的鲁迅故居门前,已有一个纤细的女孩迎候在那里,她是鲁迅故居的志愿者讲解员。保安像个大管家,掏出钥匙,打开黑漆的铸铁门,将我们带进去。由于屋内没有开灯,加之房间格局紧促,虽是坐北向南的房子,一进去还是给人阴冷的感觉。讲解员介绍着一楼会客室的陈设,餐台餐椅,墙上的画等等,而我的目光聚焦在了瞿秋白寄存此处的那张著名的书桌上了。只三两分钟吧,就被保安吆喝着去二楼。二楼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不很宽敞,南窗和西墙摆放着书桌、藤椅、镜台、茶几、台灯等旧物。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门处东墙边的那张黑色铁床,上面还摆放着棉被和枕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床上,吐出最后一口气的。而那最后一口气是真的散了,还是附着在了室内的台灯上,做夜的眼?或是附着在了南窗的窗棂上,做曙光的播撒器?
保安又催促着上三楼了,海婴的住屋,以及客房都在此。看着小小的客房,想着瞿秋白曾在此避难,也曾在此奋笔疾书,无比伤怀。这时参观者中最年轻的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发现了问题,她问讲解员,二楼有鲁迅的床,三楼有海婴的,许广平睡在哪里呀?讲解员一时被问住了,女孩的母亲赶紧说,许广平要么和鲁迅睡一张床,要么就是海婴。我加了一句,海婴有保姆的。女孩依然很不满地嘟囔道:许广平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床啊!
保安已下到一楼,他在下面大声呼唤讲解员,让她赶快带游人出来,说是时间到了,其实我们进来不过一刻钟。下楼时我走到最后,又在二楼鲁迅卧室门前驻足片刻。等我下去,保安在训斥讲解员,说她不该把游人留在最后,说这是重点文物保护区,好像我走在最后,似有不轨意图。
我郁郁出了鲁迅故居。其实我很想看看灶房的陈设,萧红不是在这儿为鲁迅烙过东北特色的韭菜盒和油饼吗?
我回到山阴路上,风又起来了,这条路成了风匣,回荡着风声。我去寻访不远处的瞿秋白故居。走到近前,见黑漆大门紧闭,按了门铃,无人应答。铁门中央留有的菱形贴纸印痕,分明昭示着“福”字曾居其上,想来这里还住着人家吧。而这扇门,却也是瞿秋白生命中难得的一扇福门,因为在此期间他与鲁迅交往频繁,纵有时时被捕的危险,但有倾心长谈的挚友,仍是人生的黄金时光吧。
鲁迅先生与很多青年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萧军萧红,台静农,瞿秋白等等。读鲁迅书信时,发现他最喜欢与两个人谈病情(当然他们也深切关心着他的身体),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小他二十几岁的台静农。谈病如同谈隐私,多半是对亲人才讲的话题。而同样比鲁迅年轻许多的瞿秋白,更是深得他欣赏,有鲁迅赠与瞿秋白的手书“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为证。瞿秋白就义后,鲁迅抱病为他编校《海上述林》。我读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时,感觉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流露的还是对做一个文人的万般不舍。
在瞿秋白故居吃了闭门羹,我赶紧折回,因为午后《收获》杂志有作品朗诵会,我怕迟到,所以赶紧打车,想回到酒店稍事休整。可是往来的出租车,基本都载客,显示空载的车辆,停下的一瞬,总问我是约车的人吗?我这才明白,因为我不用手机上网,不能随时网上预订出租车,空驶的出租车与我这个不与时俱进的人来说,多半无关了。也就是说,我在漂泊的河流上,看见灯塔闪亮,那也不是引我上岸的。
这倒让我淡定起来,轻松起来,想着万一迟到,那是为着鲁迅先生而迟到,不无美好。我迎着风,在山阴路上徘徊。
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尽管他在致捷克汉学家普实克的信中,说这本用神话和传说做材料的书,并不是好作品(我以为那是自谦的说法)。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个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一股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像《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风波》《药》《伤逝》《在酒楼上》《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一个人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中的纯美幽灵。因为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和寓言性,成了精了,因而太阳出来也不会被照散。我想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的雕塑,如果换成阿Q,祥林嫂,孔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闰土,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
我还喜欢鲁迅与许广平在厦门广州间的一封通信,鲁迅说那里的点心很好,但不敢多买,因为有小而红的蚂蚁,无处不在,啃噬点心,害得他常把附着蚂蚁的点心丢掉;许广平给他回复,让他在点心周围,用石灰粉画一个圈,就可以防蚁,他的点心就不会被蚂蚁糟蹋了。记得当时我读这段时,会心一笑,因为我想起了幼时,祖父怕小孩子去偷他菜园的瓜果,常给熟了的瓜果拦腰拴上线绳做记号。我去偷摘他的柿子吃时,得先把那“护身符”小心解下。对待如我这般偷吃的孩子和蚂蚁来说,许先生所言的石灰粉,祖父的那圈“绳索”,多半是不顶用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感情的美好。
走在山阴路上,我浮想联翩,鲁迅在厦门所钟爱的点心,还在年复一年的出炉吧?那样的红蚂蚁也还在妖娆地匍匐吧?可当年为蚂蚁所烦恼的人,是另一个世界的星辰了,教他趋避蚂蚁之法的“小鬼”(许广平与鲁迅通信时常用的自称)也与高天为伍了。在鲁迅的各种纪念日上,有多少人是真心地怀念,视他为奇迹和爝火?
从鲁迅谢世之所到他长眠之地,并不遥远。但这条路在我眼里却很长很长,它仿佛记录着一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跋涉。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这样的花朵也就格外明亮和湿润,就像感动的泪。我想起了看过的一个报道,对东方音乐很感兴趣的俄裔音乐家齐尔品,曾托贺绿汀带信给鲁迅,想请他写歌剧《红楼梦》的剧本,而鲁迅也答应了,可他不久就告别了世界。
鲁迅曾在文章中几次提到《红楼梦》,他对最终“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和尚”的宝玉,有个评价,说是和尚多矣,但披这样阔斗篷的能有几个;他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中,说贾府是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而仗着酒醉骂主子的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我想鲁迅若写歌剧的《红楼梦》,最华彩的乐章,会出现在焦大、刘姥姥这类人物身上吧?因为那是鲁迅熟谙的人物,也是照映繁华终归是虚妄一梦的最透彻的镜子。
神化鲁迅,将他符号化;矮化鲁迅,将他妖魔化;强化鲁迅作品无人能及的思想性,视他作品的艺术创造性而不见,都不是客观评价。作为一个读者和文学后来人,我更认同一个文学上的鲁迅,一个也彷徨也呐喊的鲁迅,一个也会面对人生很多无言以对时刻的鲁迅,一个在《社戏》和《故事新编》等篇章中,洋溢着动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的鲁迅。
快走出山阴路时,我终于打到一辆车。这辆车虽然破旧,但司机健谈而随和。我一上去,他就说听你口音,是东北人吧?我说是。他又问你知道有一个歌手叫李健吗?我说知道。司机说你听过他的《贝加尔湖畔》吗?我说当然,非常好听。这时我才反应过来,他是因为一首歌的地名,才对来自东北的我格外热情——觉得贝加尔湖离东北比较近吧。司机放慢车速,放出《贝加尔湖畔》。那舒缓忧伤的旋律,让我在异乡有了特别的感动。我惆怅地对司机说,我去过贝加尔湖,爱极了它,要是它还在我们手里就好了。司机惊讶地说:它什么时候是我们的,不可能吧?我不知该怎样对他讲贝加尔湖的前世今生,那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
司机见我无语,又放了一遍歌曲。我将目光放在窗外,往来的车辆都急匆匆的,车辆侧面,是缩着脖子仄身而行的人,是摇晃着的树和招幌,一种呜呜的声音,让《贝加尔湖畔》的独唱变成了合唱。
风很大——很大很大的风。
本文刊2018年2月7日《文汇报 笔会》
帶圖版本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Wd4jGDAS3tR0XJmnHjNF8w
順手找出紙質書給學生 https://forum.bdfzer.com/t/topic/696/18
發給學生時我問了下,你說原文和考文是一篇嗎?這麼問的問題,自然,我覺得根本不是。
讀完原文,個人感覺是,這纔是文學的樣子呀,絮絮叨叨但有板有眼;一字一詞洋溢著活生生的一個人,飄飛著一些有靈氣的句子。
我特別懷疑,自己文章被改成這個狗屎樣子,遲子建是否知情,又做何感想?
於是,嘗試還原這場謀殺。
題目文本來自海淀2018年模擬題目,這個被改編節選的文本在2021年還被人民文學出版社在自己微信公號用過。
出版社嗎,為了賣魯迅的書,隨手百度出因為成為考題導致排名靠前的改編文本,失格,但也並不意外。癥結所在,是海淀當年模擬題的命題人,是怎樣的強姦且虐殺原文,以致至今流毒,多遠多深的仇怨,纔可以殘害至此?!
每一個加工原文的手法,用的都是最褻瀆最惡毒的技法,最終割喉,毀屍⋯⋯
之所以用上述字句,實在是因為不能只我一個人看到這場陰暗謀殺毀容戕害!當年改編本文的人,無論源自海淀模擬抑或更早的誰誰誰,我均報你以世間最大的詛咒!
14題當年的解析說:
“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
文章第三段末通过叙写舞者利用文豪雕像挂衣物,表现出现代人对文化先哲的不尊重态度。选项B“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误解了文章原意。
負責本題的老師說,我們學生第14題很多沒選對⋯⋯
很好,人性未泯,天真尤在;很壞,分,肯定是拿不到了。
原文這段再引下,一起看:
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这座墓从当年的万国公墓迁葬于此,已经一个甲子了。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不为膜拜文豪,而是踏着热烈的节拍,跳整齐划一的舞。他们运动许久了吧,身上热了,大多将外套脱掉,只穿绒衣。广场边一棵粗大的悬铃木,此刻成了衣架,被拦腰系了一圈白带子,穿着吊钩,紫白红黄的外套挂在其上。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雕均是全身像,或坐或站。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会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这尊雕像也就成了一首流畅的诗作。
不幸的莎士比亞狄更斯幸運的巴爾扎克,有衣者豔麗,無衣者流暢;那個可憐的托爾斯泰,差點被作者獻煙絲做安撫。這原文的筆墨,一直有好玩的淺淺笑意;改編之後呢?
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附着,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畅的诗。
一甲子的滄桑,刪除了。你們學生哪裡配讀到滄桑。
“均是全身像”要改成“都是全身像”,更通俗了呢。
“可憐的”托爾斯泰,原文小小的戲謔,刪除刪除!
“掛著一個健身者的跨包”要改成帶不幸色彩的被字句,你看我作為編者,多能!我還專門把“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變成“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
難以附著四個字前,必須要加“人們便”,以顯示小民的不尊重;
升斗小民紅男綠女市井平常的暖意,被刻意醜化,作者原本自視的小民姿態,被編者拉高到譴責蒼生的聖賢地位,
編者,你TM自己寫好不好,這麼糟蹋別人家東西,你媽知道嗎?
能如此惡意處理文字的,即便不再深入檢索出處,也必定是個文字中人。之前我說過,對文學對人性,最惡毒的傷害,一直來自學校,來自語文教師語文教材,尤其,命題者以所謂命題的諸般褻瀆;洞房花燭夜抄寫黨章,自視無比浪漫是吧⋯⋯而本次,尤拉低了我看到的下限。準確說,此後,不再有下了。畢竟,這TM是海淀!你改或你用,都罪不可赦!
此類,估計是此類我會寫的最後一篇,這個邏輯與樣貌,完全不可能有任何改觀的可能與餘地。舉世混濁,就,一起濯足唄。
其實,真應試,B確實可以選出來。GPT-4說:从原文和改编文章的内容来看:
- **选项A**:准确地反映了原文的用意,上海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融合体,被比喻为“旧书”,这表达了对上海历史文化层次的赞赏。
- **选项B**:可能存在误解。原文虽然描述了文豪雕像,但更多的是反映了现代人对这些文化符号的忽视或非传统用途(如挂衣服等),而不是单纯的美感和生活气息。这里的描述可能没有充分捕捉到原文中对雕像现实用途的讽刺意味。
- **选项C**:这个描述是正确的,原文中有详细描述广场上的舞者和其他活动,展现了现代生活的繁忙与多样性。
- **选项D**:这也是一个准确的描述,原文确实表达了对鲁迅墓周围环境的观察,以及由于周围活动繁多而缺乏的宁静。
因此,根据这些分析,**选项B** 是“不正确的一项”,因为它可能过于强调雕像的美感和生活气息,而忽略了原文中关于现代社会与文化遗产关系的复杂和批评性的讨论。
代價是,對啊,代價是什麼呢⋯⋯
当时看完文章后想过,或许人们能有着这样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才是鲁迅先生真正想看到的呢?不知道鲁迅先生知道人们被改编者扣上“不尊重文豪”的大帽子之后会怎么想……
ReplyDelete似乎现代文阅读面临的改编问题不是少数,依稀记得初三的一次开学考现代文阅读考了毕淑敏的《一厘米》,那篇文章也是被改编的胡言乱语狗屁不通,看原卷上的根本没看懂,考完试后看原文才大彻大悟,这次的文章也是。
嗯,第14题我也错了,希望我也还人性未泯吧……
得分要裝,裝完記得回來:)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