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一直是個人惡趣味,驗勘嚴謹,源流考鏡。拿到試卷掃描版,啟動。
材料閱讀,上來就卡了下:
引說文無誤,但段注⋯⋯多年前點讀過幾遍的書,感覺上這引用就有毛病,核查之:試題文字: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梁之字用木跨水也,即今之橋也。”
段注的原文實際為:“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
文字學的典籍,一字差,千里外了就。其實段注本字全文原本就說了兩種:水橋也。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孟子。十一月輿梁成。古本如是。國語引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大雅。造舟為梁。皆今之橋制。見於經傳者、言梁不言橋也。若爾雅。隄謂之梁。毛傳。石絶水曰梁。謂所以偃塞取魚者。亦取亙於水中之義謂之梁。凡毛詩自造舟為梁外。多言魚梁。從木水。會意。刄聲。呂張切。十部。
依段注全文,有木梁,也有石梁。詩經12梁字絕大多數都是後者。相關命題為:2 . 根 据 材 料 一, 下 列 理 解 正 确 的 一项 是 ( 2 分 )
A. 根据古人对“桥” “梁”二字的解说,可推知最早的桥梁可能是木梁桥。
這題目確實可以選出A,但無論是茅于軾李曉傑兩位的相關文章,抑或編者刻意改了段注,從學術原貌視角,段玉裁都會說:你們⋯我⋯唉!
壞消息是,“梁之字用木跨水也,即今之橋也。”這個原文截止目前Google到duxiu都冇;更壞的消息,從這題出世,今日之後,就有了。以訛傳訛,從來簡單。
第一題考注音,眼鏡大跌一下,東西海淀朝陽這次的題,出來的都看了下,實話說,也就海淀東西城能看,朝陽就已經爛了,其他更無足論。但你海淀,考注音?嗯,很復古。
注音這玩意,當初高考必考為什麼後來不考了?忘了?
說穿了,沒必要嗎。課堂上提及過兩岸定音的相異,包括的kuo4與gua1,發酵的jiao4與xiao4⋯⋯這四個選項,讀啥日常真的有影響嗎?學術爭議或嚴謹度即便不論,只看功利高考,人家不考呀⋯⋯
唉。
其實這篇少作的文筆詞句總是佶屈了些,真看到也未必用。命題者取,估計也只看到了文末議論。
有刪減不意外,但因為文本整理不足,命題者需要自己處理的地方其實很多。好消息是,命題者衹有一處錯。
以《宛委别藏》为底本,精校一篇原文: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 景祐三年五月
去县治所东南二十五里,有山秀特卓诡,介然出于群峰之表。下有浮图,幽莲冲静,栋宇朴 约,无缘饰刻镂,而与俗绝远。游其间,真若排阊阖,登阆风,追伯侨、羡门而与之驰骋, 翩翩然有超忽荒、籋烟外之意。景佑二年,家尊受诏汐是邑宰,仆侍偕来。至未周岁,居甚无事, 思有以远览为尘外之乐者,得是小岩焉。
行十余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而听之者,心平气舒,𬣙乎韶濩之奏,有忘形绝累之趣,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又行二十余步,至于西北隅,有若架危构虚,成宫殿而宅浮屠之像者,上蔽下承,中旷然甚夷。其下有钟乳,围五六人,凝而欲滴者,若檐溜垂空合而外结;积而广者,若聚雪委平厓侧崇而未浅。腻如酥凝,分如瓜形,垂如盖张,色若海波,风聚而为沫。食之咁吻津舌,异若蔗浆露蕊,殚乎美味。说者云:“ 可以安躬辅气,颐津休神,为不死之药。” 自始通至于其深,飚发众窍,当之怆然体清,飆振忽怒,反炀为冷,幽虫伏蛇,往往鸣息其下。又行三十余步,状益奇诡,而石上俯压乃可前。 人甚疲,而恐惧者益众。仆固求穷其终,而不我从,遂相与复还。噫嘻!使我遗泉石之胜而不得远骋周视,良可惜也。
是日之会者:叔父易丰伯洪,伯氏斝成之、绎世昌,仲氏牟子进、宰元辅。其名皆以书于 石矣。惧其远而翰墨剥缺也,复使仆实其事为记,以诒永久。呜呼,自古述山水者多矣!见其瑰美幽丽而多諉之神明之为者,其言怪诞迂谲,非戴縰垂绅而游者所宜尚,予不敢知也,故于是而独无取。若夫觞豆之丰约,弦革之嘲轰,皆羁于流俗而不有异,非书岩石之本,辄复略其辞焉。
是时,景佑三年仲夏五月戊子也。
是时,景佑三年仲夏五月戊子也。
考試文字明顯錯了一處,原文“故于是而独无取”被處理成了“故于是独而无取”。
浮屠之“像”處理成“象”,也算一錯。
標點不論。題目,不足論。
《遠別離》是古來大癥結,王世懋全文評價:
本事解詩向來多,但實事與詩境總也相隔,但這題目高考就這德行.
詩歌題目: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1~12 题。(共 8 分)
远别离
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1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嶷联绵皆相似,重瞳2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注释:1皇英:指娥皇、女英,相传是尧的女儿、舜的妃子。2重瞳:指舜帝,相传他的眼珠有两个 瞳孔。传说他死在湘南的九嶷山,即苍梧山。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日惨惨”两句营造了云天晦暗、猩啼鬼啸的凄迷恐怖氛围,暗指当时的政局。
B.“九嶷”两句写连绵的九嶷山群峰相似,舜的孤坟难以寻觅,强化了悲剧效果。
C.本诗结构巧妙,以二妃与舜帝的生离起笔、死别作结,表达了深重恒久的悲痛。
D.本诗想象奇特,飘逸洒脱,感情充沛又不失理性思考,风格与《蜀道难》相似。
12.明代学者王世懋认为“太白忧愤而作此诗”。请结合诗句分析李白为何而忧愤。(6 分)
區內人類答案是:11.(2分)D 12.(4分)答案示例:
①为黑暗时局而忧愤。如“日惨惨”两句表面写景,实则暗示朝廷昏暗混乱的政治环境。
②为君权旁落而忧愤。如以“尧幽囚”“舜野死”的传说,阐明人君失权的后果,表达作者的担忧。(或:“君失臣”“权归臣”两句,以“龙为鱼”“鼠变虎”之喻,表现出权臣当道,君权沦丧的后果)
③为自己救国无路、忠诚不被明察而忧愤。如“皇穹窃恐”两句以“皇穹”喻君主,指出君主不能看见贤臣的忠诚。(或:如“我纵言之将何补?”纵使李白想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但朝廷局势黑暗,李白也无力改变)
GPT-4o如何說:
1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日惨惨”两句营造了云天晦暗、猩啼鬼啸的凄迷恐怖氛围,暗指当时的政局。
B. “九嶷”两句写连绵的九嶷山群峰相似,舜的孤坟难以寻觅,强化了悲剧效果。
C. 本诗结构巧妙,以二妃与舜帝的生离起笔、死别作结,表达了深重恒久的悲痛。
D. 本诗想象奇特,飘逸洒脱,感情充沛又不失理性思考,风格与《蜀道难》相似。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解释:
- D. 《远别离》和《蜀道难》虽然都是李白的作品,但《远别离》更侧重于表达忧愤和对政局的不满,而《蜀道难》则以其奇特的想象和飘逸洒脱的风格著称。虽然两者都有丰富的感情和理性思考,但其风格和主题并不完全相似。因此说它们风格相似是不准确的。
12. 明代学者王世懋认为“太白忧愤而作此诗”。请结合诗句分析李白为何而忧愤。(6 分)
**分析**:
1. **对现实政局的不满**:
- 诗中有“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这样的句子,描绘了一个阴郁、恐怖的环境,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动荡。这反映了李白对当时政局的极度不满和忧愤。
-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则进一步指责了统治者的失职和小人的得势,表达了他对君臣关系失衡、权臣专政的不满。
2. **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悲哀**:
- “尧舜当之亦禅禹”指尧舜禅让给禹,而现在的君主却失去了贤臣。李白借此表达了对当时贤才不被重用的感叹和忧愤。
-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嶷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这里提到舜帝在荒野中去世,李白借古喻今,暗指当时的贤才也被冷落,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3. **对历史悲剧的感伤**:
- 诗中多次提到娥皇、女英和舜帝的故事,尤其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表达了对古代悲剧的感伤。这些历史悲剧引发了李白对现实的联想和忧愤。
-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悲剧的深重和恒久,表达了他对现实情况的深切忧虑。
综上所述,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政局的黑暗和动荡的不满,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悲哀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感伤,这些都是他忧愤的原因。
顯然,人類輸得挺多。輸在哪裡?格局。
太白挫古今人神於一爐,用意或直接原因當然在時局,但如果學界繫年本作在戰亂前無誤,則此刻的憂憤擔心,自然有今並有古,甚或古今迭代哀嘆,纔是關鍵。在這點上,王世懋“因今度古”就已經自狹隘了。
從技巧層面,典故不空用,原本有意圖,人類答案忽略這點,是命題者學力不足了。
對標AI,人類的狹隘視角導致給出的一二兩點,不免混雜。
評標線上會專門說有學生混了一二兩點,專門說不給分,其實說不清時局和政局的異同本身就是題目和答案有毛病⋯⋯說到底,如果是高利害考試答案就該改;非高利害的本次,學生的答案其實完全沒問題,多少事,變態的從來是局內,從來是在上,高高,掌握每一個學生或他人命運時猙獰的嘴臉,不僅教育,從來。
聽完這會,看就這些教研人主宰著無數學生的命運,很難不想起陳丹青當年辭職時說,那些一分兩分就是在侮辱學術,良有以也。
不參加區教研的北大附中死了,理想注定死無話可說,學術矮化,也自無話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