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上圖,一直在和學生說,高考日常考,兩個必須記得的心法是:
- 真題是王道
- 答案在問題裡
(1)面对子贡的询问,孔子三次引用《诗经》的章句来回应,从中你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育艺术?请加以分析。(4 分)
一句一句來,
- 面对子贡的询问,
- 孔子三次引用《诗经》的章句来回应,
- 从中你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育艺术?
- 请加以分析。
1和2,是概述原文,同時給出了兩個關鍵信息:子貢詢問,三引詩經回應
3有三個要點:
- 從中。從哪些中呢?自然是代上述1和2中的關鍵信息
- 教育藝術。沒錯,問題集中在教育藝術上,這個要點你沒細讀出來,分數就至少丟一半,實際上確實很多同學死於此地,墓碑上刻著:細細細細細讀
- 孔子的教育藝術。孔子是主體
- 請。別當真,跟你客氣而已,考場上當沒看見就成,這類表述積累多了你要真看,還是有點點耽誤時間的。
- 分析。分析者,分條而析,分字帶刀,析字帶斧斤,都是將大木砍成小條。你不分條,合適嗎?
將題幹拆成這樣,需要祭出古老的圖(看不到圖的自行google):
當然……有也沒有。會的人,上述過程就是電光石火;但不會的人,還請按部就班。看看標答如何:
(1)(4分)参考答案:
循循善诱:通过有步骤地三次引导来帮助子贡克服倦学欲休的想法;
启发式教学: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用《诗经》来启发子贡触类旁通;
诗教艺术:以《诗经》作为载体从审美维度来提升子贡的道德情操。
【评分标准】每点2分,教育艺术1分,分析合理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你看引文起首四個字:孔子燕居,燕,安也。老師在安居閒呆著,子貢趁機上前詢問,答疑這種事情,有沒有專門的答疑場合和規定的答疑時間?肯定有,老師安居你提問是不是合適的?不一定。那麼後續孔子還三答,是不是可以說明孔子答疑的教育藝術?可以是。那麼,我第一條回答如下
一,分析”燕居“而深入和學生問答的原文可知,孔子的教育藝術首先在於,學生為中心,無論自己是工作還是休息,只要學生有疑問,孔子就第一時間和學生答疑討論。
這個對不對?
嗯……不對。
为什么?
複習題幹:
(1)面对子贡的询问,孔子三次引用《诗经》的章句来回应,从中你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育艺术?请加以分析。(4 分)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題幹不是,結合原文分析孔子的教育藝術了嗎?
如果是結合原文,範圍自然就成了全文,上述回答就是可以給分的。
但命題者還是用了心思的,知道基於原文這道題的答案會上天入地,所以,限定到了“孔子三次引用《诗经》的章句来回应”,所以,你還以為把基於原文的原文給你陳述出來是幫你嗎?
所以,這個教育藝術,必須限定在“孔子三次引用《诗经》的章句来回应”且要聚焦於師生問答內。再看標答:
(1)(4分)参考答案:
循循善诱:通过有步骤地三次引导来帮助子贡克服倦学欲休的想法;
启发式教学: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用《诗经》来启发子贡触类旁通;
诗教艺术:以《诗经》作为载体从审美维度来提升子贡的道德情操。
【评分标准】每点2分,教育艺术1分,分析合理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 循循善誘的點,來自題幹中的“三次”
- 啟發式教學的點,來自“引用”
- 詩教藝術的點,來自“詩經”
現在,你學廢了嗎?
那麼,還有無其它合理的點?
- 以身作則,孔子的回答顯示了作為教師對詩經的熟稔,起到了對小子何莫學夫詩的示範作用。
- 一以貫之,詩經一詩經二詩經三,三次都是詩經呢。
- 畫龍點睛,每次引用之後,都有一句為之如之點出關鍵,引導子貢思路。
- 注重有效教學……
合理吧?但比標答而言,確實都是替補。
之前文章,我說過,韓詩原文,其實是五層問答,子貢被逼急了問出有沒有休之前,還有一層被命題者刪除了。換言之,把子貢逼到牆角的,其實是第四問,之後夫子纔給子貢抬出了棺材。陳述這些,一則是確實有學生將第五問作為關鍵來答題了;一則是想再次陳述,結合原文的問答,和限定在前三問的問答,有雲泥天壤之別,南北胡越之區……
一言以蔽之,細審題是意識,更是如上能力。
以下記錄閱卷者問題與可觀者:
看不到圖的看如下,或自行google。
孔子重视《诗經》,以《诗經》来教育弟子,重视代文献经典。孔子用《诗经》中的话来回答子贡,希望子贡可以坚持侍奉君主,父母,兄弟,由此体现了对于礼节的重视以及引用古人的话教育弟子。
這個只給了2分的緣由,是因為除了紅色部分,脫離了師生問答這個規定場域。
如下是上圖的OCR識別:
9.(1) (4分)子年视《诗,以《诗2来教音弟子,重视代文献经典。子用《诗经2中的话来回答3贡,希望子贡牙以坚持侍奉君主,从母只弟,中此体现对于礼节的里视以及引用古人的话数育弟子。
手寫考試,一直強調要大家不塗抹寫清楚,不夠量化,這樣,各位可以此後考試後將自己試卷拍照,在任何圖文識別軟件測試,能做到被識別成上述效果的,書寫纔算及格。個人目力所及,做到這點的,真沒幾個。但,這個,高考纔真能幫到你。
Comments
Post a Comment